当前位置:首页>图片
黄友义出席“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研讨会

 

 

与会代表在线研讨

 

 

7月8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受邀参加由巴基斯坦巴中学会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研讨会并发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巴基斯坦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赛义德,以及来自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议会、智库和媒体的10位代表参会。

                

 

黄友义在研讨会上发言

 

黄友义在发言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际社会不乏有质疑甚至唱衰“一带一路”倡议的声音。事实上,疫情赋予了“一带一路”倡议新的内涵和维度,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潜力巨大,能够促进所有参与国的共同发展,它不仅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了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沿线国家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并增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黄友义表示,“一带一路”项目的开展,需要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彼此国家的文化,加强文化交流。要保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势头,语言障碍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目前已经培训了成千上万的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世界主要语种的翻译人员,而随着“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我们需要更多亚洲、非洲和中东欧国家非通用语种的翻译人员。当前的的困境是,既没有足够的精通汉语的外国翻译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精通非通用语种的中国翻译人员。因此,培养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巴中学会是巴基斯坦知名智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巴两国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在促进区域关系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巴中学会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前双方已在中巴关系、全球治理、“一带一路”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就智库合作抗疫、公共卫生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