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010-68995922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4-12-19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12月18日,《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作会议总结,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树春,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陆彩荣,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吉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王晓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清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安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教授张毓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可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张迪等专家与会研讨。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杜占元讲话


杜占元指出,《对外传播》三十年来成绩有目共睹。一是参谋作用日益彰显,有力服务了外宣工作大局。坚持宣介和研究党中央涉及外宣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为外宣事业创新发展聚智献策。二是引领作用日渐突出,成功跻身国内一流专业期刊。关键学术指标持续提升,使杂志成为构建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的重要学术阵地。三是平台作用日积月累,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忠实作者和读者。很多读者通过《对外传播》杂志了解了外宣的内涵,掌握了做好外宣的基本技能,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杜占元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外传播》杂志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以更高标准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核心能力。要继续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服务大局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政治家办刊”,牢记“国之大者”。要继续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前瞻研究能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精心组织策划,深化理论研究,持续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要继续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引领引导能力。以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为重点方向,加强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针对外宣实践中的焦点、重点、难点及时解疑释惑、提供有效指引。要继续强化平台作用,提升融通实践能力。加强协同协作、拓展对外交流、深耕地方基层,打造国际传播创新经验的汇聚交流分享平台。要继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拓宽引才视野,让具备较高专业声望、精湛业务素养、特殊拔尖能力、新锐思维理念的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与会专家围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聚焦国际传播专业期刊建设开展深入研讨。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周树春发言


周树春指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对国际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应加快构建与建成文化强国相适应、相匹配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和话语权。未来一个时期世界总体不确定性仍将增强,而中国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确定性。要高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鲜明旗帜,深化文明层面的沟通与互鉴,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陆彩荣发言


陆彩荣强调,《对外传播》创刊30年来,伴随着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在新起点上,要继续坚持“开门办刊”、拓展合作;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国际传播的新实践、新探索、新现象、新亮点;拓宽视野,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建立学术团队与学术梯队,为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孙吉胜发言


孙吉胜指出,未来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继续增强,主要体现在大国关系的变化,传统安全问题外溢效应突出,全球治理任务艰巨和共识达成难度加大,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等方面。《对外传播》应继续紧跟国际形势和热点话题,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推进跨学科交流协作,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胡智锋发言


胡智锋指出,国际传播研究正逐步从单一视角转向更为多元和综合的研究范式,以适应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要扩展研究方法和研究视域,提炼、深化、强化研究的深度和锐度,以期实现“致广大而尽精微”。要加强艺术传播特别是影像传播,通过多元化形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打破文化隔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王晓晖发言


王晓晖认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业务实践、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强化问题导向。要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文化精髓,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希望《对外传播》杂志持续以对“真问题”的“真回答”作为引领,更好凝聚国际传播业界和学界力量,共同致力于理论和实践创新。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史安斌发言


史安斌回顾清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外文局合作共建深厚渊源,高度评价《对外传播》联通学界与业界、打通理论与实践办刊模式,就全球南方国际传播理论建构,多主体、立体化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地方国际传播实践发展,网文、网购、网剧和网游等“数智华流”创新趋势等问题提出研究思路、选题建议。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张毓强发言


张毓强提出,当前国际传播领域的四个特点值得关注:全球交往遇到了来自于国际政治、信息传播技术、全球人群文化的三重更新迭代的共振影响;当前国际传播环境呈现出深度交流与情绪化交往对立、对冲的环境;中国国际传播的实践主体更加立体、多元,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探索形成重要趋势;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呈现出多元供给、交叉补充的新状态。新形势下,《对外传播》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关注地方实践案例,发挥好平台优势,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赵可金发言


赵可金提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要善于观大局、谋大势、抓大事,于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积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建设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机制,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法治化、便利化,将人文交流合作转化为国际传播效能。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张迪发言


张迪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成为国家间沟通的重要渠道。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及学术研究,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的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国际会议、研究项目和联合发表等方式,建立跨国学术联系,拓宽研究视野。同时注重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与融合发展,构建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于运全作总结讲话


于运全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今后将更好发挥刊物的平台和纽带作用,与学界、业界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传播知识生产体系、实践发展格局、人文交流样态的创新变革,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等层面深化、延伸、拓展,对学科层面的体系、结构,内容层面的话语、叙事,方法层面的渠道、路径等深化交流研讨,围绕推动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主流媒体外宣机制创新等现实问题,与地方、行业、机构等密切协同协作,开展更多务实研究。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孙敬鑫主持会议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主持会议。局办公室、局综合业务部、局国际合作部等机关部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美洲中心、欧非中心、欧亚中心、亚太中心、外文出版社等局属单位领导出席座谈会。


我院举办《对外传播》创刊3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对外传播》杂志由中国外文局主管、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1994年创刊,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对外传播工作的专业期刊,以理论实践结合、学界业界共建为鲜明特色。近年来,《对外传播》致力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研究,学术品质和影响力迅速提升,2022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核心期刊扩展版,2023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扩展版,2024年入选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CACJ)核心(扩展)期刊,国际传播领域权威理论期刊、行业指导刊物作用日益强化,依托刊物组织开展的“对外传播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培育转化的“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等成果得到业界高度认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