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7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9月12日,以“文明互鉴促发展 命运与共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在江苏无锡举办。论坛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同主办,朝华出版社、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参与协办。江苏省副省长方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谢刚、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唐凌云、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建新、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罗梅乌·泽马作视频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隋笑飞出席开幕式。
论坛现场
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古巴、智利、圭亚那、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乌拉圭、委内瑞拉、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德国等近2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拉美友城代表,以及智库、媒体、工商界及青年代表等150余人参加论坛。
方伟致辞
方伟指出,江苏与拉美虽然远隔重洋,但文化相近相通,友好往来密切,合作基础扎实。方伟表示,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和开放大省,江苏省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中拉文明对话论坛的作用,继续与拉美各国同心同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同耕耘中拉友好这片沃土,把中拉友谊的种子散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刚致辞
谢刚表示,中拉人文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携手共绘广阔发展蓝图的历史进程中,中拉双方应当凝聚发展共识,扎实推进互利合作的实事;加强对话交流,精心做好绿色发展的叙事;厚植人文沃土,生动讲好文明互鉴的故事。谢刚指出,中国外文局长期致力于面向拉美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未来将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与拉美各国政府、智库、媒体机构的深厚友谊,助力实现中拉“五大工程”美好愿景,共同携手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唐凌云致辞
唐凌云指出,中拉同属全球南方,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文明的高度相通,让中拉跨越地理障碍走到一起。作为中拉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之一,中拉文明对话论坛邀请中拉政府、学界、媒体、企业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对以文明对话深化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共话中拉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樊建新致辞
樊建新表示,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已成为中拉之间最重要的公共人文对话平台之一。拉丁美洲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拉文明对话与知识合作,未来也将继续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智库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支持青年一代在创新创业和人文交流中积极作为,为中拉绿色发展、数字转型、社会治理等新兴议题提供更多智慧。
周雅欣致辞
周雅欣强调,世界文明是一幅瑰丽的“马赛克画卷”,拉美文明与中华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悠久智慧与多元活力。圭亚那与江苏省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完美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希望各方以文明守护者的身份,加强倾听、分享与协作,为全人类创造更加和平、繁荣与美好的世界。
罗梅乌·泽马视频致辞
罗梅乌·泽马表示,中拉文明对话论坛是推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之间文化、经贸等各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江苏省是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包索市、蒙蒂斯克拉鲁斯市等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希望未来双方可以在更多领域合作。
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江苏)—拉美高校联盟启动仪式和“2025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活动启动仪式分别举办,朝华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策划出版的《中拉绿色发展合作》举行首发仪式。
分论坛现场
分论坛环节,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分别围绕“人文交流与文化创新:共建中拉文明互鉴桥梁”“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共促中拉气候韧性未来”组织专题研讨。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与拉美之间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在人文交流方面,双方应加强经贸、教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以平等姿态促进相互学习,将传统智慧转化为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双方应聚焦技术共享、绿色基建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气候韧性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论坛是落实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的重要实践,该论坛已被正式纳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