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语体系
发挥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创新

近日,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翻译研究院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在北京、南宁举办了三场“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分别面向中东欧、中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三大重点区域国家语言,对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作用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罗马尼亚、波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越南等国家的翻译专家学者,与来自外交部、外文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的资深专家以及来自广西、新疆等地和国内著名外语院校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总结交流了当前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机遇,全面讨论了非通用语种翻译在“一带一路”建设及其对外话语创新中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和战略作用,重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一带一路”对外话语是当前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原创载体和创新前沿,非通用语种翻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推进区域及全球经贸合作的公共产品,更是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不仅能为国际社会贡献成功的经济实践,更能为人类文明贡献不同于西方话语的精神财富。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命运共同体”、“互联互通”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标识的“一带一路”话语越来越受到各国瞩目和热议,得到越来越多的接受和认可,已经成为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对外话语并为我国具有长期优质“话语权”提供保障。

 

做好“一带一路”对外话语的构建和创新,非通用语种翻译是基础和关键。“一带一路”直接涉及50多种国家官方语言,并且均属非通用语种。尽管很多地区可以使用英语、俄语等通用语种进行交流,但通用语通常只能满足于传词达意的需求,而难以更加深入地传情通心。比如在中亚地区,尽管有俄语这样一种区域通用语可以使用,但在对外交往实践中发现,使用中亚国家本国语言(主体民族语言),可以有效增加亲和力,迅速拉近心理距离,使沟通合作更加顺畅,从而实现“民心相通”的效果。因此,非通用语种翻译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话语中相互尊重、开放兼容的文明观,也为不同文明话语之间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提供了可靠保障。

 

用好非通用语种翻译,能够为“一带一路”对外话语的构建和创新提供深厚土壤。“一带一路”中对外话语的表达,如果不能通过“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直接翻译沟通,而仅通过英语等通用语种的转译,那么在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西方话语体系向其他语言话语体系再次传播的过程中就存在被前者曲解和误导的风险,对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核心利益表达等造成损害。同时,国内某些“一带一路”话语如“过剩产能输出”、“支点国家”等,本身就容易引起误读,在外译传播时尤其需要斟酌取舍,如直接以某种非通用语种翻译,更有利于从该种语言国家的文化特性和话语习惯出发,具体研究确定翻译原则和确切译法,从而使以汉语为来源语的“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在多元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表达更精准,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创新更丰富。

 

二、做好“一带一路”对外话语的非通用语种翻译,亟需“语言+专业”的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高校对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基本上仍然按照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由外语院系培养。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外语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力。只有语言基础而缺乏专业的翻译训练,无法胜任“一带一路”实际工作中的翻译任务特别是对外话语翻译任务;只具备语言能力而缺乏某一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等。

 

“一带一路”对外话语非通用语种翻译需要的是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其具备高超娴熟的语言翻译能力,更需要其深入了解语言对象国及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法、国际传播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由于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数量非常少,没有在批量培养基础上再择优培养的条件,因此必须跳出单一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语言+专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为此,有专家提出,将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同“一国一策”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人才培养相结合,不一定把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放在外语院系培养。也有专家提出,单纯的语言学习任务本已很繁重,宜由高校承担,而“语言+专业”的培养宜通过专业的岗位培训或在职继续教育来完成,特别是“一带一路”对外话语翻译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应建立调训轮训机制,由专业培训机构进行重点培养。

 

三、推动“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创新与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相结合,建立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储备机制。

 

随着“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人才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不少外语院校纷纷设立非通用语种专业,加大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教育供给。对此,有专家指出,非通用语种人才队伍建设最大的难点不在于增加高等教育阶段的投入,而在于为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提供足够多适合的工作平台并通过持续的终身教育手段促进其成长成才。很多时候,非通用语种大学毕业生因就业面窄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虽然从事相关工作但很少有机会使用到所学语种,更缺乏接受继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的渠道和资源,最终导致专业荒废和人才流失,反过来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非通用语种人才匮乏的问题,造成急需用人时却找不到可用之人的窘况。

 

这种状况在“一带一路”对外话语构建与创新工作中尤为明显,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本就比较稀缺,其中能够满足对外话语翻译需求的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对此,与会专家认为,要结合“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创新对高端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探索建立科学的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储备机制。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一般时候很少被用到,但关键时刻需要“找得着、用得上”,因此属于战略性储备人才。只有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并为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成长空间和专业载体,才能维持一支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常规梯队。同时,人才储备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深入“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创新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边境省区跨境语言优势和跨国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实现国内外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的整合调度和统筹使用。

 

此次系列研讨会是着眼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实践需求,对当前“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的一次深入调研,调研的成果将为下一步加快培养非通用语高端翻译人才,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对外话语创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